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探索教育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 2024-01-18


何廷奇    谭华芹

作者简介:何廷奇  1945年生,中国科学家,国家一级著作家、法兰西皇家画院院士,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士,中国未来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集教育、管理、文艺于一身。在世界率先打开职教新理论、高等教育新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发掘出人才规律及新举措。创新国企、政府二重管理制度。获2018中国艺术金像奖金奖、2020年全球艺术金爵奖等。

一、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改革开放,我国教育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实现了现代化。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跨过了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科教兴国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国教育遇到了严峻挑战:虚假泛滥,青少年犯罪率增加,而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十年了,但步履艰难。云南大学马家爵等校园杀人事件,给我国教育敲响了警钟。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些挑战?原因很多,而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上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而造成激烈竞争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家长们和市场经济体制。而影响家长们竞争的理由,望子成龙,孩子成才。为孩子竞争上好学校不惜花钱,不惜手段。为孩子考试高分用尽心机和方法,家长们的竞争及市场经济又造成学校,老师的竞争,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能否取消竞争,取消高考呢?文革的历史已告诉我们,取消将造成教育的大混乱,大倒退。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莫忌华老师在《反思中国教育》中指出:“只有当我们社会的评价体制和家长的眼光不再只盯着高考,不再以成绩的好坏录取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尺度时,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施。”[1]为此,必须要有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说服家长,改变社会评价体制的评价标准。根据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教育必须科学发展。

笔者对教育的总体原则,人的成才规律和相应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思考,发表一点浅显看法,供老师和专家们参考。

二、教育的首要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人。

长大成人是每个人生长发育的自然过程。而教育成人是伴随一个人逐渐长大,经过父母教育及其它教育,学会语言,学会生活的各种技能,学会思考,学会为人处事,思想道德品质成熟,学会掌握职业的技能技术,具有了成家立业,独立生活的能力,能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此时称孩子成人了,在小农经济时代,主要职业技能技术就是男的学会耕田种地,女的学会纺线、织布、缝衣。依靠父母教育即可完成。

随着文字的产生,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和技艺传授。由于社会,宗教希望孩子成为所需的人,产生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

而学校教育随着科学文化,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单人所办的学校发展为当今各种层次类型的大规模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高中,技校、大学、以及各种职业培训的学校等。

随着人类的进步,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对人的教育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由只需父母的教育到今天的父母教育,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但总的基本目标没有变,把孩子培养成人。

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对成人标准要求不同,在今天,孩子长大成长,由于受教育的不同以及自己努力不同,成人后情形各种各样,以能力来说,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对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好的称为素质好,对思想道德品质差的称为素质差,在文化职业素质来说:成人后仍是文盲的人称为文盲素质,相应有小学、初中、高中、技校、大学本科等素质,对于文盲,小学者称为低素质,对于大专及以上者称为高素质。对于成人后不仅思想道德品质好而且专业文化素质高,称为综合素质优良。对于思想道德品质好,文化专业素质中等,称为综合素质好。对于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胜任工作的人,称为综合素质欠缺。

进入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及和谐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孩子成人的综合素质必须优良或好,简称良好。即是:1、年纪18岁以上,身体健康(包括心理健康)2、思想品德良好,达到公民的要求;3、具有了就业的资格和能力,能担当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即大中专毕业或职业培训合格。

我们说:“将孩子培养成人”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培养成综合素质良好的人。一个人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后,都可达到成人的要求。

思想品德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如果政府的管理和调控,家长、老师及社会忽略了或做得不够,致使孩子成人素质差,就可能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因此,将孩子培养成人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

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按照将孩子培养成人的方向对孩子进行教育。

将孩子培养成人,在完成对孩子的中学基础教育后,不能少了对孩子职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未能升学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都应该给予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先培训,再就业。

教育的首要目标:把每一个青少年教育培养成人,使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和专业能力合格的劳动者和工作者。

三、人才规律

(一)、科学的人才观

古代,能读得起书的人很少,而能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的人更少,他们一般具有了教书、管理、当官的资格和能力。他们是人之精英,国之精华。故古代把秀才举人进士称为人才。

根据传统观念,在21世纪前,大中专毕业生也是人之精英,国之精华,他们具有了从事教育、管理、技术等工作,即当干部的资格和能力。因此把大中专毕业生称为人才。

这种人才观具有局限性。有的人没上过大学中专,但通过顽强的自学和钻研,获得了不比大学生差的创造发明,有的还成了著名专家学者。他们也是人才。

人才学家王通讯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只要你在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你就可以说是某一方面的人才” [2]

根据这个观点,技术工人,普通农民等一般民众中也有人才。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称为技艺人才。

二十多年来,两种人才观共存。

(二)、人才的形成与条件

笔者在撰写的《试谈技术工人的成才规律》一文中论述了:“良好的素质是技工成才的必要条件;实践是技工成才的必由之路。”[3]那么对于教育、科研、管理、技术等各行各业来说,有无同样的规律呢?笔者认为,具有同样的规律。对于各行各业人员,良好素质都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成才之路中技术工人主要是实践,而科研人员主要是探索。教育,管理和技术人员则既要实践也要探索。因此一般来说,良好的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而实践探索是他成才的必由之路。成才的良好素质是指: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2、相应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包括相应的技能);3、相应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相应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就具有了成为人才的良好素质。有的人虽没上过大学,但也成了专家,成了人才。那是他通过艰苦自学,使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相应专业能力达到了成才的良好素质,经实践探索,终于成才。因此,不具备相应成才的良好素质,就不能成才。

具有了成才的良好素质,要成为人才,还需到工作中努力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探索钻研,创新或发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

一般来说,在同等情况下,成才的综合素质越优秀,成才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快、越早,对社会人类的贡献就越大,一个班毕业的学生,优秀生成才可能性就大。研究生比本科生就快。在同等情况下,实践和探索勤奋的人,能受到指导和帮助的人成才的可能性就大、就快。为了加快人才的形成,一是使广大受教育者提高思想素质,科学文化和专业素质。二是激励努力实践和探索,给予指导和帮助。成才者如继续实践和探索,可获更高更新的创造性劳动,成为更高一级的人才。

(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成才的作用。

缺少良好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素质,不能成才。而缺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不能成才。都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1、  它约束实践和探索者遵纪守法,使实践和探索不中断;

2、它使其明辨是非,不犯错少犯错;

3、有理想是成才的第一步;

4、爱父母、爱祖国、爱事业都是成才动力;

5、会做人,孝敬父母,与人合作既减少矛盾,又会获得信任支持和帮助;

6、勤劳踏实,对人热情,服务增才干,勤奋促成才;

7、科学的思想能正确指导研究和探索,是成才的工具;

8、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成才路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锐利武器。

因此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成才的基本保证,动力,有利条件,工具和武器。

具有爱国之心的人,就会为之奋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缺少爱国之心的人,就会贪图私利,变成危害社会的败类。

对人诚信,尊重他人,才会得到帮助支持和关爱,获得信任,友谊和成功。为人欺诈,以我为主,就会失去朋友同情和理解,收获矛盾犯错走弯路。

思想道德素质优良的人,知识欠缺,会勤奋学习,逐步积累,努力成才。而思想道德品质败坏的人,知识越多,向国家伸手,贪污掠夺,危害越大。

()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对成才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身体素质差,不能保证工作和学习,就保证不了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健康的身体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有的人身体虽好,但心理素质差,平时看表现优秀,但是一遇到事情,受点挫折就放弃,放弃亊业、放弃家庭甚至放弃生命。因此,相应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四、教育新思路

(一)先成人,后成才为教育的总体原则

根据前面所述,教育每个青少年成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必须也能够实现的目标,也是整个教育的责任。而成才是每个人成人以后,实践探索,努力奋斗的结果。因此,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有的家长,放松对孩子的成人的思想品德和做人的教育,任其坏思想坏行为发展,而有的家长只想着孩子成才,考上大学,只要求孩子考高分,其结果就可能不仅成不了才,还可能成不了人,成为为害家庭,为害社会的败类。

按照孩子成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教育孩子,首先教孩子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毅力和信心,给以鼓励和信任,就能更好激发孩子学习的潜能,就能促进孩子获得良好的成才素质,促进成才。

孩子智力有高低,如只想着孩子成才,对孩子要求过高,加重负担,就可能造成孩子厌学,产生逆反心理,压制孩子学习潜能的发挥,影响学习效果,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如果家长们一心想着孩子的成才,势必形成激烈的教育竞争,素质教育就会成为空谈,极大危害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教育青少年先成人,再教育和促进成才,即“先成人、后成才”作为总体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原则。

(二)明确教育与人才的科学关系

1、教育不能使人直接成才。

教育只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成才素质,要真正成才,必须通过实践探索,获得创新或发现,教育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的努力,教育培养人才,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使具有良好的成才素质。

2、成才需要教育

自学也可获得成才的良好素质。但困难多、慢成功者少。随着科技发展对成才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自学难度越来越大,要获得成才的良好素质越来越离不开教育,而且自学需有基础教育的基础,故成才离不开教育。

(三)按人才规律发展教育

1、以成人为基础,“成才”为长远目标。

教育如何使人具有成才的良好素质呢?严元章校长指出:“教育的总任务…是‘成人’又‘成才’”[4]笔者认为还须应以“成人”为基础,“成才”为长远目标。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人,根据实际提高质量,努力使尽可能多的人具有成才的良好素质。使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并德育为先,培养成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都合格的工作者和劳动者。

2、培养千百万高素质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成才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就是培养技术工人,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对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更高,科学文化基础教育,专业理论教育需在大学阶段进行”。从事科研和高等教育者,素质要求更高。而且,综合素质越优秀,成才可能性越大越快。因此,要努力普及高等教育,发展相应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千百万各种层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工作者。

3、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个人当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一致时,就会学得深学得透,学得超常,就可能成为奇才。在社会需要前题下,教育要支持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获得更加优秀的综合素质。20世纪初的湖南第一师范,首先教会学生立志做人,毛泽东、蔡和森等立下了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另一方面,杨济昌等老师支持培育毛泽东等个性发展。如追求真理、锻炼意志,适应自然和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组织能力,支持帮助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深入发展,从而培育出了毛泽东等一批时代的伟人。西方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培育出了牛顿、爱因斯坦等许多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4、发展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

对已经工作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一是使有的人获得成才的良好素质,二是使有的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获得新信息,进一步提高素质,便于成才或成为更高级人才。

5、正确应用考试,防止片面竞争。

严元章校长在其论著中说:“考试‘害人’,……考试‘杀人’。 又说:“没有代替的办法,只有改良。”[4]骂考试,将教育中的问题都归罪于考试,就会掩盖问题的实质,使解决起来更难;考试有它独特的长处,如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定学生成绩,检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招生选拔和用人选拔等。它易于操作,可达到大家公认的公平与公正。考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考试也一样,它会产生舞弊,引发竞争加重学生负担和造成巨大压力,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引发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等。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没有科学应用考试。如当升学和用人选拔忽视政治思想和品德考试和考核,就会引起片面竞争。家长要求孩子成才心切,考试不好就批评。还有学生心理素质差等。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考试不当引起的片面竞争。要按照成才的素质要求进行考试和考核,要关注弱者和考试失败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正确应对考试,防止产生片面竞争 。努力普及高等教育,缓解升学的激烈竞争。因此正确应用考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成才素质。改变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对立,使之统一,变为和谐。素质教育就能发展。

6、实行学生和谐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随着孩子的成长,由老师的主导管理逐步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改变学生干部长期任职负担重变为学生干部轮换管理,形成竞争。达到既加强了人的管理,又实现了较多学生学习和实践管理,并由学生管理自主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心里素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能上能下和团队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意识,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成才素质。

7、防止娇生惯养,培养孩子、学生相应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培养孩子身体健康,都会注意。但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忽略。隨着生活的提高,生育孩子少,采用打骂教育孩子的少了。但又出现相反的錯误倾向。一种是怕孩子受苦、受委曲,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容易形成脆弱的心理素质,长大后经不起风浪受不得挫折。还有一种对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不批评、不制止或制止不力,让其发展。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批评不得、教育不得。第三种就是护短。孩子犯了錯,学校、老师或他人给予批评教肓或处罚,不仅不配合,反而认为是伤害了孩子,支持孩子抗拒,甚至公开反对,使孩子难辩是非并产生唯我独大的心理。容不下他人共享、比我強、比我好。甚至报复他人、报复社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每个家长、家庭要充分重视防止娇生惯养。对干从末受过挫折的孩子要注意给予一点挫折教育。对于个别心里素质差,不守紀律的孩子、学生,要说服教育与奖惩相结合,使逐步具有良好健康的心里素质。

让青少年认识到成人和成才的条件和规律,可激励他们学会做人,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保证好成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家长和教师们认识到科学人才观和人才的规律,不把孩子培养成人就不会培养成才,成才综合素质良好,才能成才。成才必须要经过孩子本人努力实践和探索。这样他们就不会只盯着高考,素质教育就能全面提升。我国教育就能科学发展,先进发达。

 

主要参考:(1)莫忌华  《反思中国教育》 上海三联书店 20065

2)王通讯  《你也能成才》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3月。

3)唐仲杨  《中华教育论文萃选》(第一卷)134页,语文出版社,20025

4)严元章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

 

 

 来源:中国科学家杂志社


下一篇:志在大众健康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