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ABOUT������������������

同济近20项科研新成果亮相工博会

发布时间: 2015-05-05


  [导读] 在11月5日-9日举行的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来自同济大学10余个院系的近20项科研新成果一齐现身高校展区同济大学展台,精彩纷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细看。
  既能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同时又能产生沼气及微藻等能源资源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形如昆虫、车上加载氢瓶以增加续驶里程的“增程式电动跑车”,汇集交通大数据、可主动引导公众智慧出行的“交通监管与服务系统”,整体可弯曲、透明化并可降解的“纳米纸晶体管”,可广泛应用于老年性疾病临床治疗的“系列医学纳米材料及组织再生修复产品”……在11月5日-9日举行的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来自同济大学10余个院系的近20项科研新成果一齐现身高校展区同济大学展台,精彩纷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细看。
  
  主打绿色“主题牌”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依然是今年同济展台打出的“主题牌”。
  这是一套组合式装置,直观展示了对高浓度废水进行能源化、资源化处理的三大工序:废水罐的上端可收集储存净水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清洁能源沼气,随后在进一步净水过程中可培养能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微藻,最后出水回用。由同济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张亚雷教授研发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能源化资源化处理新工艺”,已在国内外10多个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程和近200处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中推广应用,成果获201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餐厨垃圾、菜场垃圾、城市污泥、禽畜粪便,经过高效厌氧消化工艺,也能产生沼气,变垃圾为有用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晓虎教授牵头负责的“城市有机垃圾箱式干法厌氧生物制气设备研发与示范工程”,现已在上海嘉定建成大型中试研究基地,并在上海南汇、湖南长沙、安徽合肥等地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外形如昆虫般轻拢羽翼,静立时也好似在自由驰骋,由同济大学汽车设计研究院推出的这款电动跑车具有多处节能创新亮点:其前轮、后轮分别由轮毂电机、轮边电机驱动,在兼顾转向性的同时提升了整体的驱动性能,最高时速达150公里;车上加载氢瓶,弥补了动力蓄电池电量不足,可将总续驶里程延长至165公里;V2G(从车辆到电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这辆电动车与电网互动成为可能:在不运行时,能将多余能量输送给电网,而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电流则可以直接从电网中提取。
  以可降解的“纳米纸”为衬底材料,在上面成功制备出同样透明、可弯曲、可降解的半导体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佳教授研发的“全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向绿色纸质电子产品迈出重要一步。实际的性能测试表明,纳米晶体管总体透明度高达84%,即便将整个器件弯曲起来卷成细圆筒时,它上面的透明晶体管仍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
  
  关怀百姓民生
  
  交通、安全、健康……同济展品几大关键词,彰显民生关怀。
  如何让百姓出行更畅通、更舒心?城市交通路况实时显示,早晚高峰拥堵提前预警……这是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晓光教授团队研发的“智慧城市交通监管与服务系统”,它充分挖掘、汇聚并利用城市交通信息资源和城市综合信息,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城市交通每分钟跳动的脉搏,既能为交通决策、交通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又能主动引导城市百姓智慧出行。系统已在长三角多个城市试用成功。地铁的安全性,每一位出行者都非常关心。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曾小清教授主持建设的“轨道交通运行控制”原型试验系统,是一个基于上海某轨交线实际而建设,集地铁车厢、地面控制中心等地铁站核心设施的原型实验室。在这里,可以比较真实模拟、再现该线路轨交实际运营状态,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国产化的地铁控制技术及设备,为地铁安全保驾护航。
  可抗菌抑菌的各类医用导管、高仿真可降解的人造血管、可高效修复软骨缺损部分的软骨修复及再生产品……同济医学院讲座教授文学军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医学纳米材料及组织再生修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老年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中,“蛋白涂层抑菌医用导尿管”产品正在进行临床实验,预计将于明年8月面市。
  摆在展台上的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仪等实物,是由同济大学生创业企业“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房屋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安装在房屋墙角、墙体或屋顶,只要房子稍现沉降、倾斜的“蛛丝马迹”,另一端的数据采集仪就能敏感捕捉,并将其迅速传回总部的数据中心,一旦达到预警指标,系统就会自动向房子主人手机发送预警信息。
  
  各具创新看点
  
  同济大学此次参展工博会的项目成果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各具科技创新看点。
  土木工程学院熊学玉教授研发的“大型复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适用于大跨、大悬挑、大体量、重载结构,近年来工程应用广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邱军教授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能提高大飞机和风机叶片耐冲刷、耐腐蚀等性能;马一平教授研发的“‘晒不热’建筑涂料成套技术”,适用于屋面、墙面,能明显降低室内温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沈军教授研制的“气凝胶基高效节能建筑采光外保温材料”,能从屋顶、窗户和外墙等多方面降低建筑能耗。化学系李汶军教授主研的“碳化硼防弹陶瓷的制备技术”,能适用于防弹衣和直升机的轻质装甲板,“大尺寸、低成本、高质量的碳化硅衬底的制备技术”可用于制作耐高温的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
  此外,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也在高校展馆专门设立展位,汽车学院“电Racing”学生车队不久前设计制作的一辆乳白色F1赛车在此展出。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济分基金支持的另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也在高校展馆展出其主打产品。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