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之窗

尼泊尔地震次生灾害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 2016-01-27


文章来源: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216,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江利明作为合作者之一完成的科研成果Geomorphic and geologic controls of geohazards induced by Nepal’s 2015 Gorkha earthquake,在国际刊物Science上发表。该项国际合作研究由美国Arizona大学教授Jeffery Kargel主持,来自12个国家的64位学者参与完成。江利明主要贡献是参与了Gorkha地震地壳形变InSAR解算和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影像解译的研究。

425Gorkha 7.8Mw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约为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导致邻近喜马拉雅山脉下沉0.8,加德满都盆地抬升1,整个区域向南偏移2,加之多次触发强烈余震,科学家预期该地震及其余震将触发大量的崩塌滑坡和冰湖溃决洪水(GLOFs)等次生地质灾害。然而,该项国际合作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面调查和数值模拟分析,查明崩塌滑坡仅4,300余处且无明显GLOFs灾害发生,远低于预期及同类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数目(汶川地震约为56,000处);另外,地震滑坡主要位于地表下沉区而非抬升区域,研究认为这种全新的地震滑坡现象主要与地震性质、特殊地貌及断层构造有密切关系,对于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部分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资助。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