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
ABOUT������������������������������������������������������������������������������������������������������������

千年伟人的一个被尘封的闪光点

发布时间: 2016-01-08


                            ——献给中国的经济改革

在二十世纪就要过去的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发起,对于谁是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问题,进行了校内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个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结果仍然如此。这说明在当今世界上,人们非常敬重马克思,非常敬重马克思的学说。但是,当人们投票推选时,人们绝对没有想到,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还有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被尘封多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人们能够看到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还有这样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那么人们就会更加敬重马克思,就会更加敬重马克思的学说。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这样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里所指的就是马克思的学说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或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即在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中,作为“第一思想家”的伟大人物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即一般条件。或者说,在马克思之前,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商品生产,或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终完成了对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而正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精辟地分析和论述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也就是精辟地分析和论述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应该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而且也是为以后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正确的理论基础。所以,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虽然马克思是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但让人扼腕痛惜的是: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至今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是从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出发,而把私人劳动作为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所以说,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至今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由于这样一段历史,由于这样一个事实,所以说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这样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被尘封多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遗憾的事啊!
在人类已经能够遨游太空的今天,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居然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这真是有点天方夜谭!但是,这却是铁的事实,这却是不能抹去的历史。而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正确地认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一句话,简而言之:就是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没有能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正确地认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为了拂去历史的烟尘,让马克思的学说中这样一个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能够重新显露出它的耀眼光芒来,下面就来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学说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
一、一个关键的疏忽,一个严重的错误
一个关键的疏忽,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讲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时,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疏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说,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疏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错误。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对“商品”进行分析和论述。马克思分析和论述了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劳动生产物为什么会变成商品等等。令人感到叹服的,就是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商品”时,并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去进行分析和论述,相反,而是紧紧地结合对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和论述,来对“商品”进行分析和论述。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既是用整章的篇幅来分析和论述“商品”,同时,也是用整章的篇幅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在当今世界上,这是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所没有认识到的。而这深一层的意思,正是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所存在的一个关键的疏忽、一个严重的错误。
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为什么要紧紧地结合对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和论述,来对“商品”进行分析和论述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内在矛盾,就是由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决定的。而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内在矛盾,不可能脱离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而从天上的那一块云彩掉下来。如果脱离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那么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内在矛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于劳动生产物为什么会变成商品,这实际上就是从一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正是因为马克思看到了二者之间这种因果关系,这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为了能够对“商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论述,也就必然要紧紧地结合对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和论述,来对“商品”进行分析和论述。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的这种“紧紧地结合”,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有着重大意义。因为马克思不仅看到了要想对“商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就必须要把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论述清楚;而且马克思也看到了,要想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也是一定要把“商品”论述清楚。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以后,我们也就会看到,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确确实实存在着这一关键的疏忽、这一严重的错误。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如果马克思没有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那么马克思也就不可能对“商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应该说,马克思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是建立在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基础上。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从商品开始的。可是,如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没有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就不可能正确地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和论述,在《资本论》中,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可是,迄今为止,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来都没有认识到这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原理。而这事情的本身,就有力地说明了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学说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在这里,我们应该为其正名正位,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和论述为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原理。
二、具体的论述环境
在这里,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是以整章的篇幅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就是讲马克思在这一章中,是以整章的篇幅来对“商品”进行分析和论述。如果马克思不去分析和论述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劳动生产物为什么会变成商品等等,而是空洞地抽象地去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析和论述就会成为一个残缺不全的理论。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就是紧紧地结合对“商品”的分析和论述,来分析和论述商品产存在的条件。而只有这样,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基本原理。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不仅从整个篇章来讲,马克思是采取了这种“紧紧地结合”的论述方法,而且在具体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时,马克思也同样是采取了这种“紧紧地结合”的论述方法。由于马克思没有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而是能够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就是紧紧地结合对具体劳动的分析和论述,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由于都不清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具体论述环境中,以及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具体论述环境中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所以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学说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
三、没有正确地认识前提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是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一节中,紧紧地结合对具体劳动的第一个特征的阐述,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社会会工。马克思首先指出,具体劳动是一种以一定的具体形式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性质的使用价值,正是由这不同性质的具体劳动生产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应该注意是,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首先突出强调了在不同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中存在着同样多种、分门别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社会分工。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这样来进行分析和论述呢?这是因为马克思看到了在不同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或交换中,还存在着不同种有用劳动的相互联系或交换。正是由于马克思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时,首先突出强调在不同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中存在着同样多种、分门别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就是旨在说明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有相互交换劳动的必要。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时,由于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没有能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竟然认为马克思把社会分工作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旨在说明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有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二者之间,虽然仅有一词之差,但却有着天壤之别。这样,从一开始的前提条件,就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就没有能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可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学说中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
在我们认识具体劳动的第一个特征时,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的同时,也是在对具体劳动的第一个特征作进一步地分析和论述。马克思说,同样多种、分门别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构成社会分工体系。这就是讲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一个不同种、不同门类的具体劳动都必然会具有社会性。在这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生产者是为社会生产,为他人生产,他们互相依赖,互相依存,每一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马克思把这个社会分工作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因为马克思看到了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种、不同门类的有用劳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或交换。
四、没有正确地认识直接条件
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也是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这一节中,紧紧地结合对具体劳动的第二个特征的阐述,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私人劳动。马克思首先指出了只有社会分工这一个条件,产品不会成为商品,还必须要以劳动者互相交换个人的产品的事实作为媒介。紧接着,马克思又指出,只有独立进行,不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当作商品互相对待。马克思在这里,是一语双关,而且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马克思首先明确指出,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是私人劳动,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并且是不容置疑。同时,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具体劳动的第二个特征是一种私人劳动。马克思就是这样紧紧地结合具体劳动的第二个特征,来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我们应该看到,私人劳动就是私人的劳动,而私人的劳动就不能无偿地、不计多少地向社会提供。所以,当具体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特征以后,那么这同样多种、分门别类的有用劳动之间在相互发生联系或交换时,便不能无偿地、不计多少地向社会提供。马克思说,只有独立进行,不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当作商品互相对待,那么这私人劳动怎么就能让产品互相当作商品对待呢?有趣的是,马克思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这一节中,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展开分析和论述。那么马克思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展开分析和论述的呢?马克思就是在后面的《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中,展开分析和论述的。因为马克思在这一节中,为了能够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就必然要说清楚产品为什么会变成商品。而产品为什么会变成商品,实际上也就是从一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所以马克思在这里展开分析和论述,既能正确地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同时也能够说清楚产品为什么能够变成商品,以及能够深刻地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在当今世界上,由于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一直到今天,都是把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分析和论述,从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中分割出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的《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这一节中,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私人劳动之所以能够使劳动产品变成商品,就是因为私人劳动具有一种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中指出,由于私人劳动具有一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所以私人劳动只有通过那种由交换直接在劳动产品上面,间接在生产者身上确立的关系,方才事实上确认这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生产者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像是人与人在他们的劳动中发生的直接社会关系,而宁可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了。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中还指出,商品形态所以是神秘的,不过因为这个形态在人们眼中,把他们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当作这各种物品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也把生产者对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当作一种不是存在于生产者之间而是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就是由于这种转换,所以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以感觉而又超于感觉的东西或社会的东西。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这一节中,马克思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私人劳动的独特社会性质为什么都能够使劳动产品变成商品,以及为什么能够使商品成了可以感觉而又超于感觉的东西。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分析和论述私人劳动为什么会成为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以后,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马克思之所以把私人劳动作为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就是因为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时,没有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而是能够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至今也没有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还不知道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究竟独特在什么地方。在这里,当把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指出来以后,人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可事实上,多少年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确确实实就是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貌似浅显的道理。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当具体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特征以后,便不能无偿地、不计多少地向社会提供。而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就是指私人劳动在向社会提供时,是要有偿地提供,是要计较多少地提供。相对于直接社会劳动来讲,相对于无偿地、不计较多少地向社会提供劳动来讲,私人劳动这种有偿地要计较多少地向社会提供劳动,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当人们深刻地理解了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以后,人们就会认识到,这种貌似浅显的道理其实并不浅显。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当马克思正确地分析和论述了商品生产存在的直接条件以后,对于“商品”来讲,马克思不仅完善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而且也把劳动价值论放在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都能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和它相等。接着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相等,又只是由于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象,已经还原为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支出,作为抽象人类劳动所有的共同性质。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中,明确地指出两种不同的私人劳动在相交换时,必须要相等。那么为什么必须要相等呢?因为这是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正是因为私人劳动具有一种独特的社会性质,不能无偿地、不计多少地向社会提供,所以两种不同的私人劳动在相交换时,就必须要求相等。而之所以要把它们的实际差别抽象掉,还原为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支出,也是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应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私人劳动的基础上的。古典经济学者们,虽然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形成价值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劳动为什么会形成价值。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虽然看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但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还首先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因而,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不可能全面地、深刻地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正是由于马克思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并且是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私人劳动的基础上,所以马克思才能够从“商品”出发,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光辉巨著《资本论》。如果马克思没有正确地认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即一般条件,如果马克思没有搞清楚生产商品的劳动为什么会具有二重性,那么马克思既便是花费了毕生精力,而《资本论》又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哪。
五、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时,错误地认为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只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而不适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不仅如此,而且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断言: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年代里,是不可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而事实上,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不仅如此,而且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还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曾经说过,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来讲,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就是私人劳动。马克思告诉人们,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产者的劳动是一种直接社会劳动,而不是一种私人劳动,由于不具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所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不存在商品生产。实事求是地讲,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已经科学地论证了商品生产不姓“资”(资本主义),也不姓“社”(社会主义),而是姓“私人劳动”。那么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为什么就能够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呢?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时,没有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而是能够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时,为什么还要认为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年代,是不可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呢?原因就在于这种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时,是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没有能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马克思虽然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但是,马克思却提出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中,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这说明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年代,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直接社会劳动已经持有了一定的看法。
我们知道,在按劳分配原则下,劳动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样一种分配原则,实际上就是讲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当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时,社会是要计较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多少的。那么社会为什么要计较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多少呢?因为社会要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作为依据,来向劳动者分配消费品。在这样一种分配原则下,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时,也就必然要计较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多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劳动者为了能够从社会那里领取消费品,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也就只能把自己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作为自己向社会领取消费品的凭据。不仅如此,而且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虽然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在全体劳动人民内部,却承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以及劳动者的不同劳动能力是他们的天然特权。这实际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正是由于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以及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时,还要计较多少,还要把自己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作为凭据,来向社会领取消费品,所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而不是一种直接社会劳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我们不能因为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就认为他们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是一种直接社会劳动,就可以无偿地,不计较多少地向社会提供劳动。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是在其所在的企业中共同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所以不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也不管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还是生产资料的企业,这些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都是一种私人劳动,而不可能是一种直接社会劳动。当我们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时,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而且我们也不能不叹服,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年代,就能正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
六、二十一世纪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阐述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时,由于错误地认为这一基本原理只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而并不适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实,由于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同样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已经存在很多年了,那么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已经得到了解决。然而在事实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为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时,是被商品的神秘色彩所迷惑,没有能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出发,来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马克思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也就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研究和认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个方面:
在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为了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人们曾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甚至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还曾展开过全国性的讨论。但由于错误地认为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只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而不适用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至今还是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而且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
中国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否挂上钩呢?应该说,这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一个整体,而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没有正确地认识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也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错误地告诉人们,商品生产、或商品经济,是同私有制、同资本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严重的理论错误,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商品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发展商品经济就是发展私有制,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甚至于发展小商品经济也是资本主义尾巴。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严重的理论错误,所以人们也同样认为作为商品经济形式的运行总体的市场经济,更是同私有制、同资本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法国共产党曾有一个高级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访问。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能挂钩的。那么这个问题提出的对不对呢?应该说,在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样一个错误的基础上,这个问题提得是对的。或者说,只要是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这个问题提得就是对的。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而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并不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存在条件。特别是当我们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以后,我们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具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属性,而社会主义是能够同市场经济挂钩的。所以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及其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个方面: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理论总是把市场经济同私有制、同资本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的影响下,不仅会影响人们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的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而且也会使人们产生另外一种倾向:即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私有化,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如果为了实行市场经济而进行私有化,而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对于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讲,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幽默!而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没有进行私有化,就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基础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第五个方面: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所以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特别是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就是在这样一种理论状况下,中国在经济改革中,提出了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要政企分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实际上就是一步一步地在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我们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济是建立在私人劳动的基础上,我们也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私人劳动。而当我们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能建立在直接社会劳动的基础上以后,我们也就能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加快承认私人劳动的步伐。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私人劳动的基础,也就能够更快地向前发展。
以上五个方面,仅仅是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来说明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以后,或者说在抹去其上面的尘灰之后,我们也就会看到,这一巨大的闪光点所放射出的耀眼光芒,是能够促使人类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
在一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思想璀璨的思想家,而马克思能够荣登榜首,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说明人们不仅非常尊重马克思,非常尊重马克思的学说,而且说明人们也在积极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学说。如果人们不去积极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学说,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承认他,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把他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而笔者也正是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学说时,发现了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特别是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就正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存在的条件,或社会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也是私人劳动。遗憾的是,笔者也同时发现了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没有看到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地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劳动;特别是没有看到马克思生活在他那个年代,就正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也是私人劳动。为了能够抹去尘封在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上的尘灰,为了能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学说,为了能够让马克思的学说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辉,笔者写了这篇文章。在当今世界上,笔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人们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抹去尘封在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上的尘灰。
在二十世纪就要过去的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和英国BBC广播公司分别发起和组织了评选谁是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正是在这次活动中,马克思荣登榜首,被评选为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我们知道,这次活动是在回顾历史,是在总结历史,而更重要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历史。笔者为了让人们更加尊重马克思,更加深刻地了解马克思的学说,才写了这篇文章。虽然笔者没有能够参加这次评选活动,但笔者愿意把这篇文章献给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BBC广播公司。在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就是中国的经济改革为笔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中国的经济改革,让笔者重新翻开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中国的经济改革,让笔者看到了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还没有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基本原理;是中国的经济改革,让笔者用文房四宝抹去了历史的尘灰,使马克思的学说中这一闪光点,一个巨大的闪光点重新显露出它的耀眼光芒来。所以,笔者也要把这篇文章献给中国的经济改革。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