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编辑

26年救治10多万患者 小儿麻痹患者坐轮椅行医为“感恩”

发布时间: 2016-01-05


“我叫吴登清,来自盐城。首先感谢组委会和镇江359医院的刘方刚主任,让我有机会来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回想30多年前,我曾经因为治腿来镇江;今天我怀着感恩的心再次来镇江,并向在座的各位汇报30多年来的跋涉历程……”11月7日上午,全国第三届骨科未来与创新高峰论坛暨儿麻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3000多字的《感恩自强敬业奉献》娓娓道来,赢得了场内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两岁那年,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完全瘫痪,下肢肌肉萎缩,骨骼关节畸形,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父母抱着他四处求医没有结果。当看到同龄的伙伴在外面奔跑追逐嬉戏时,他常常急得捶打自己的双腿。后来,他学会用双手抓着两只脚,一步一步向前爬行。为了读书,10岁那年,吴登清终于爬进学校的大门。汗水、泪水、泥水,伴着他爬行读完小学、初中。
尽管成绩优异,却因为残疾而无缘进高中的校门。那时的他心中充满悲伤和失望,也想就此了却一生,但回想17年来,父母把他从小拉扯到这么大多么不容易,如果这样走了,对不起父母,老师,同学……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身体的好坏,而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他身体残了,但心不能残。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不平衡,爬行更加费劲吃力,重新站起来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他该怎么办呢?而为了治腿,他曾向全国多家骨科医院发出了求援信,但多数杳无音讯,只有镇江解放军359医院儿麻矫治中心给他回了信。就这样,他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全部寄托在359医院,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到镇江求医。
1982年2月,他第一次远离家乡,坐了一夜的轮船来到镇江359医院。门诊医生初步检查诊断:“儿麻重症瘫痪,不宜手术。”面对结论,意味着他还要继续无休止地爬行下去,吴登清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抱着最后希望,爬行来到邬华彬主任办公室门口,跪在他脚下恳求道:“邬主任,只要能有站起来的一线希望,他愿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去争取。请您救救我!”他斩钉截铁的态度让邬主任决定收下了他。3年内吴登清10上手术台,在腰腿部留下了20多条手术疤痕,但终于告别了20多年面靠黄土背朝天的爬行生涯。
艰难的治病经历,和强烈的感恩心理,促使吴登清确立了做一名医生拯救病人的志向。1985年,他参加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学习。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吴登清以“优秀学员”成了光明函大的首届毕业生。
回到家乡后,他通过行医资格考试,在多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于1989年夏天办起了中医诊所,走上了治病救人、服务社会的医学之路。现在,吴登清的诊所已经有4人,26年来,经他们手解除病痛疾苦的患者,就有10万人之多!遇到治不了的病,或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他会及时推荐到医疗条件较好或有特长的医师那里,使患者们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满怀感恩之心的他,不仅热心行医治病救人,同时还热心公益回报社会。“作为一名残疾人,是社会给了我温暖和力量”,吴登清动情地说,他觉得尽其所能回报社会,已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情:汶川地震、南方雪灾他捐款;在全省倡导设立首个特教助学资金并捐款6万元,已资助品学兼优的残疾学生60名;经常去当地聋哑特教学校,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勇于面对生活;多次走进军营、学校、企业、监狱、戒毒所作报告,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和鼓舞他们热爱生活、努力拼搏、自强不息。
这么多年来,吴登清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先后被评为“爱岗敬业好党员”、“全国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爱我江苏·助残之星”、“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2014年5月,又被国务院残工委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