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机制

发布时间: 2016-01-19


文章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1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研究组的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ERK1/2 Ameliorates Liver Steatosis in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via Stimulating ATG7-Dependent Autophagy。该研究发现ERK1/2 信号通过影响自噬过程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重要机制,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在非酒精刺激下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脂质在肝脏中过度积累。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进一步加重其对机体的损伤。自噬是指细胞中自噬小泡通过包裹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或细胞质成分并将其转移至溶酶体进行分解以维持细胞稳态的一个动态过程。最新研究表明,自噬在肝脏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清楚。

ERK1/2 作为细胞中一个重要的激酶,其许多生物学功能已经被揭示,而其在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还从未被报道。郭非凡研究组发现,ERK1/2的活性在db/db小鼠(经典的脂肪肝模型)肝脏中明显下调,通过尾静脉注射腺病毒技术向db/db小鼠注射持续激活ERK1/2活性的腺病毒可以明显缓解其脂肪肝的表型,而向野生型小鼠注射干扰ERK1/2的腺病毒可以明显促进脂质在肝脏中积累。进一步研究表明,ERK1/2 是通过激活db/db 小鼠肝脏中ATG7依赖的自噬从而促进肝脏中脂质输出以及脂质氧化来缓解db/db小鼠的脂肪肝表型。此外,ERK1/2 对于自噬的调控是由MAPK/ p38所介导。该工作证明了激活ERK1/2 信号通路可有效缓解脂肪肝。

鉴于该工作为理解自噬调控脂质代谢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自噬领域专业杂志Autophagy 邀请郭非凡就以上工作以“Autophagic Punctum”形式发表介绍性文章。

该研究工作由博士生肖育众在研究员郭非凡的指导下完成,得到营养所研究员陈雁和刘知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以及中科院等科研基金的支持。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