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催生体育场馆生存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15-10-08


   新华社杭州9月28日电(记者夏亮) 当杭州城里其他区(县)的运动达人还在为预订不到体育场馆健身而烦恼时,家住西湖区的陈金荣只动了动手指,用一款手机软件便找到了方圆3公里以内所有的体育场馆,在“运动朋友圈”里吆喝一声,便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健身。

  互联网+让体育场馆“动”起来

  2014年全民健身日,由杭州西湖区体育局打造的手机APP软件“西湖健身”正式发布,找场馆、找朋友、发起参与活动……以往停留在互联网BBS论坛模式被搬上了移动终端。有健身需求的居民可通过该套系统完成查询、预约、付款、邀约、评价、积分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实现体育现代化向互联网时代的延伸。

  西湖区体育局副局长介绍说,“互联网+场馆”采用“百姓健身、共同管理、政府买单”的模式。在硬件技术方面,投资200万元在各个学校安装了智能识别系统,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记录入校锻炼人员信息,管理居民健身数据,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评估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根据健身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31日,全区办理健身卡共4.5万张,进校健身人次达45.8万。当前,到家周边的开放学校田径场跑跑步、打打球、跳跳操已经成为西湖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互联网+让体育场馆“连”起来

  “互联网+场馆”模式不仅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也极大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众所周知,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被称为“世界性难题”,尤其是中等城市的大型场馆,都面临运营模式选择难、两个效益兼顾难、资源单薄支撑难等难题。

  “如果说体育能够插上互联网这个翅膀,我觉得体育的发展可能更加迅猛。”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副主任赵航波说。

  2015年,在浙江省体育场馆协会的基础之上,浙江省体育场馆由黄龙体育中心的牵头开始搭建场馆联盟体系。事实上,早在2011年,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深圳大运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体育中心便在济南签订体育场馆联盟组建协议,那么浙江省构建的场馆联盟体系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是属于松散型的联盟,我们这个联盟是一个比较紧密型的组织。我们建立在浙江省体育场馆协会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我们成立这个体育场馆联盟,来构建一个比较大的场馆平台,达到一个资源共享,就是大家一起来把这个场馆利用率提高。”赵航波说。

  赵航波表示,互联网+体育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呼啦网络公司,作为一个互联网+体育的这样一个平台,这些所有的协会都装到这个呼啦网里面,那么现在我们实际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由呼啦网络公司跟所有的这些协会,包括场馆签订一个战略合作协议。”

  赵航波介绍说:“在呼啦网的平台上,首先会有一个信息发布和服务的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先构建起来,最后所有的这些协会也好,体育场馆也好,能够在这个呼啦网平台之上,实现信息发布包括组织比赛报名、场馆预定等功能。”

  据悉,目前浙江省内几十个体育协会都已经跟呼啦网络科技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场馆的签订工作也在逐步推进过程中。“我们准备9月底上线测试,11月份正式上线。”赵航波说。

  体育产业风口让体育场馆“活”起来

  依托于体育场馆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最基本的生存对于不少城市的大型体育场馆来说,并不是问题。

  “像黄龙体育中心它有特殊区位优势,生存方面肯定没有问题,哪怕就是我们躺在这里不动,只是出租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想去做这些房东,我们就是想实现从房东到股东这样角色的转变。”赵航波说。

  目前,体育产业在浙江非常火热,前有房企莱茵达置业从房地产行业投身体育产业改名莱茵体育,后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成立阿里体育集团布局体育行业。赵航波认为,这对体育场馆来说,同样也是机遇。

  “我们跟莱茵体育有两个项目的合作,一个就是体育产权交易,另外一块就是体育赛事的运营策划,我们也刚刚合作跟他们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叫浙江黄龙莱茵运营策划有限公司,我们是控股。这个公司主要是搞一些体育的高端赛事,引进至少是国家A级以上的比赛。”

  除此之外,以黄龙体育中心为蓝本,浙江省还在筹划组建浙江体育集团。赵航波介绍,“以浙江黄龙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成立一些以本体产业为主,以关联产业和延伸产业为辅的这些子公司。现在我们已经有8家子公司,我们由下而上的这样一种方式,来组建体育集团。”

  “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要达到5000亿的目标,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是全国的十分之一,但是浙江省肯定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说我们浙江体育集团,在这个5000亿里面,到底能占多少的份额,就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努力了。”赵航波说。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