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1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力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中国网特别推出系列评论,力图从多角度呈现中国经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瑞长安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今年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有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消费、稳投资、稳就业,发挥财政投资引领作用,综合施策提振民间投资。针对房地产、地方债等重点领域痛点、堵点,尊重市场规律,用法治化、市场化措施手段化解风险,促进供需两端合理调整。
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度达到83.2%,说明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在持续释放,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在持续增强,提振和扩大内需与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得到有效统一。在一系列提振和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正呈现三大积极效应。
一是“疫情疤痕修复效应”。
接触型消费场景加速恢复是疫情过后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居民出行、餐饮、快递、购物以及大宗消费迅速恢复。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1.5%,而过去几年这一数据为4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贡献度达到8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增长18.9%。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是46.1%。
这些数据有力说明,一系列稳消费措施以及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所形成的稳经营主体效应,有效传递到了就业和消费层面,所谓“疫情疤痕”在消费层面率先得到有效修复。
二是“创新动能勃发效应”。
近期,投资者对华为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进行价值挖掘,说明我国本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这些年,我国经济不仅遭遇疫情冲击,还受到外界的种种打压和围堵。但越是如此,我们推进自主创新的动力就越足。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出口增速高达41.7%。
近三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国内市场消费趋势也发生重大变化,代表经济新增长点的产品市场需求强劲,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供需态势。这一变化既是前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也是未来持续提升高品质高水平产业生态的基础。
三是“制度型开放升级效应”。
习近平主席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时再次强调,“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在全球经济增长压力依然很大的形势下,中国的扩大内需战略也给外资带来新机遇。中国不仅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基数和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配套条件和能力,而且还有持续优化的制度型开放市场环境。
今年前9个月,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虽然同比下降,但仍处于近10年同期较高水平。全国引外资结构不断优化,且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力度加大,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前9个月累计对华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121.7%、116.9%、109.2%、76.9%、32.6%(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越是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困难,中国越是要积极主动扩大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各国投资者创造发展机会,带来增长红利。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
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逻辑,个别国家试图推动的“围堵”“打压”“脱钩”战略不可能成功。中国大市场将继续成为跨国资本的投资热土和兴业乐土。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