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3-31
文章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忠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及生物体内自发性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以下简称ROS)的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并首次观测到了新鲜伤口处释放的羟基自由基。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
生命体内的ROS在信号传导和维持生物体内的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ROS也会导致细胞的衰老以及蛋白质和DNA的突变,从而导致各种疾病。荧光探针可以对生物体内的ROS进行成像和可视化,逐渐成为了研究ROS的一种极其有力的工具,但同时对体内多种ROS进行区分和成像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如光谱非覆盖荧光基团的选择、不同探针的生物学定位、探针的生物障碍穿透能力以及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等。
智能所研究人员以荧光素分子为母体,合成了一种具有双反应位点的新型分子荧光探针,可以同时对生物体内自发产生的ROS进行有效地实时区分和成像。在活的斑马鱼体内,探针分子能够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和肝脏并经肾脏排出体外,探针分子可以对各个器官内的ROS进行实时成像,点亮整个传输路径。更有意义的是,研究人员利用该探针实现了斑马鱼新鲜伤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首次可视化观测,尽管羟基自由基的寿命极其短,仅有数个纳秒。该项工作为研究生物体内自发性ROS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合肥研究院生物体内自发性活性氧簇的检测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