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叶聪:将载人深潜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 2019-02-13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载人潜水深海叶聪

    叶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他长期从事载人潜水器的研究、设计和研发工作,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并作为主驾驶员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
     我来自载人深潜研发试验团队,12月18日,我光荣地参加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是对我们深潜团队最大的褒奖。
    1979年,我出生于湖北黄陂。从出生起,我就亲身感受着改革开放带给中国和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的工作是研发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潜水器中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种,特点是能够利用人在现场的独特优势,在陌生复杂的深海环境开展外科手术式的作业。
    40年前,国外载人潜水器的发展经历过至少两个高峰。1960年,深潜器Trieste载着皮卡德与唐沃实两个人下潜到了万米深处。1980年,美国4000米级的载人潜水器Alvin已经完成了它的第1000次下潜,成功地搜索到过遗失在海底的氢弹,也发现了深海热液极端生态系统。
    40年前的中国,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没有,好在徐芑南院士等前辈已经在江苏无锡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在耐压结构研究试验方面有了大量的积累和实践。
    改革开放后的20年,我国在无人潜水器和常压潜水装具上陆续取得突破。1987年底,863计划设立了“水下智能导航实验系统”课题。先是1000米级的AUV——探索者,然后是6000米级的CR-01和CR-02,这些成功的经验让我们逐渐掌握了深海运载器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
    20世纪末,国家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应用的需求凸显。现在回顾蛟龙号从提出设想到最终立项之间将近10年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使得这个中国的载人深潜梦得以实现的最直接动因有两个:技术促进和实际需求。在研制过程中采用数值仿真、缩比模型试验、模拟环境考核等手段验证和完善方法和标准体系。从2009年到2012年,我们用了4年,比较长的时间稳步推进蛟龙号的海上试验。海试中,我们坚持不带故障下潜,发现问题要归零,边试验、边改造、边应用,所有的方法和决策都是实事求是、步步为营,秉承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随后,深海勇士号开始研制,其人球舱的国产化用了6年的时间。这个内直径2.1米的钛合金球在国内找了最优势的企业用两种材料、两种成形工艺、两种焊接方法来完成。如果依靠人工焊接,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借鉴航空领域的技术,经过千次试验,实现了载人舱球壳赤道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两个小时,而且质量水平更高。
    我们经常感叹国外个人组织或者商业机构在科技方面的创新既大胆又迅猛,电影导演卡梅隆用了几年时间就建造了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万米的单人下潜,马斯克在航天、电动汽车等方面短时间内就能够跟老牌科研机构或者商业公司匹敌。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良好的技术转移转化和高质量的部件供货能力。要实现我国深海技术的大发展,打好技术和制造两方面的基础是必由之路。
总书记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未来,我们要将深潜进行到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唐婷、付丽丽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周维海摄)
责任编辑:符雪苑
    

分类网站:中国科学家官网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