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聂海涛:干惊天动地事 做默默无闻人

发布时间: 2016-08-31


文字实录

第一部分我是一个简单的航空科研工作者

记者:聂所长,在您的个人履历中有很多的头衔:博士生导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某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器设计首席专家,四川省和成都市青联常委,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这些称谓中,您觉得哪个最能代表您个人?或者说,您最希望别人怎样认定您的身份?

聂海涛:其实那些称谓只是对我这些年工作的一个肯定。但不管什么样的称谓,我一直很清楚地明白,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航空领域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我只是热爱我所从事的职业,尽全力去做好我自己的本职工作。

记者:从1986年进入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到今天,已经26年过去了,您从事着怎样的工作?

聂海涛:我从事航空科研工作,主要是飞机设计。我们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先进战机、无人机研制与综合技术发展,先后成功研制了歼7C/D、枭龙/FC-1、歼10等一系列先进战机,还有无人机,像翼龙等高端的无人机,这是我们所的主要工作。我到这个研究所已经26年了,前十几年主要做有人机的工作,后面这十几年,主要做无人飞行器的研发。

记者:在26年的时间里,在工作中对您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是哪些?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聂海涛:有两件事,我是很难忘的。第一件是1998年3月份歼10飞机首飞,很激动。歼10飞机的研制,凝聚了两代航空人的心血与梦想,老一代和我们新一代。那时我已经到所里有12年,因为我们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知道里面的艰辛、不容易。歼10飞机实现了3个跨越,第一个是军队装备实现了跨越,第二个是航空工业的水平、乃至国防工业的水平实现了跨越,第三个是航空工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交接,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磨练,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接上了这个班!我当时在机场里情不自禁地往下掉泪,因为我们知道这架飞机对我们国家的意义,对部队的意义,对我们航空工业的意义,乃至国防工业的意义。那时确实很艰难,技术上要实现很多跨越,而又没有现在这样好的科研条件,国家的投入又不足。老一代航空人奋斗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很大。

第二件事,对我一辈子乃至今后的工作影响都很大的一件事,那就是2000年我们的无人飞行器做试验失败了。因为确实有很多未知因素,这是很新的一个项目,这使得我们以后再做项目就很慎重,兢兢业业,特别是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做得很扎实。我觉得最大的体会是两个精神,一个是创新精神,我们中航工业、我们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创新精神都是从老一代传下来的,张爱萍将军给我们所在80年代初的题词就是两个字——创新,所以,这也代表了我们航空人精神的灵魂。第二个就是重技术,航空被称为工业之花,技术的推动至关重要,我们航空人都特别热心技术工作,特别热爱技术工作,这个氛围很重要。那次试验失败,对我领导项目团队,做开创性的科研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件事以后,我们团队再往前走都很注重每个细节,使我们意识到,要从大处着眼,但一定要从小处着手。所以,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是: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我们要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做一个项目,有时需要10几年、20年或者更长些,这就要求我们科研工作者,特别是搞国防建设的科研工作者,要沉得住气,要沉稳,不浮躁;要静得下心,不波动。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特别需要培养的精神。

第二部分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记者:关于您自己从事的航空工业的科研工作,您自己是怎么样评价的呢?

聂海涛:现在,不管是国防工业还是航空工业,国家都非常重视,有非常好的环境。由于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有条件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家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好,要求国防科研要服从于经济建设大局,当时我们还想不通。现在我们才明白这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确实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当时我们如果把很多钱投到国防工业是不合适的,百废待兴,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良好发展,现在有这个条件了,所以我们深深感觉到这个方针是对的,这一切得益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无论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还是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甚至梦想。我们感谢国家的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加倍努力,对国家做出贡献。

再一个感受就是,在科研技术层面,我觉得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推动各方面进步的动力,我们所乃至整个中航工业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和方向在做。近十年来,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人机、无人机、直升机、发动机等各方面都成绩斐然,这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也是几十万航空人团结一心、拼搏奉献的结果。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正视存在的差距,我们国防科研的整体水平跟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航空人还肩负着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差距缩小,空白填补,同时还要创新发展,还要追赶超越。创新是为了跨越,但很多的地方还要踏踏实实地追赶,需要补课的事情很多。一定要两条腿走路,正如小平同志说的,两手都要硬,不能片面说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你具备一定的实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补课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除了鼓励创新,还要鼓励补课,鼓励追赶。所以我们航空工业现在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追赶,同时也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追赶和创新,两条腿缺一不可,这是我对当前开展航空科研工作的一个感触。

第三部分事业传承一定要早做准备

记者:作为重大项目的领航人,您是怎么样去注重团队的培养和建设的?在您的价值理念里,传授经验与带领团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聂海涛:关于团队建设,我始终有一个态度:一项事业,它终究是一代代地传承,不是说这一代做了,后面就不再做了,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做好传承。过去我们没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当我四十多岁的时候,老的一批已经退休了,我就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我们十几年以后退出主要工作后,我们给后一辈人留什么?留下什么样的项目?留下什么样的未来规划?留下什么样的人才梯队?

人走到这样一个年龄段就会思考这些问题。事业传承一定要早做准备,所以我在几年前就开始做一些尝试,一方面,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一些年富力强的同志,给他们做工作,主动把管理岗位让出来,让一些年轻同志走上管理岗位,去领导一些项目,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项目。而老同志更多地去做技术工作,全身心扑到技术工作上去,同时带好年轻同志。

我在团队里搞了两个奖。我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给我的奖励拿出来在团队里设立了 “伯乐奖”,奖励带徒弟的老同志;还设立了一个“骏马奖”,奖励踏实攻关的年轻同志,鼓励老带新。效果还不错。我徒弟是事业和思想的延续,同样是你生命另一个形态的延续。过去手艺人最痛苦的就是手艺失传,没有传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我们也一样,走到这样一个年代,我们一定要拿出胸怀,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年轻同志。我告诉年轻同志,师父就和父亲一样,要尊重他们,一份尊敬比什么都重要,同时要诚诚恳恳地向师父学习。只有尊老爱幼,这样的团队才有好的发展。

团队建设里面还有一个思想作风培养问题。因为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很多时候会面临民族尊严甚至是民族命运问题。我常对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说,你们可以慷慨激昂地表达感受,但作为国防科研工作者,爱国是很实在的,爱国就是每一个数据和每一张图纸,我们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实践“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为了激励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在项目团队的实验室内,我们几年前就开始悬挂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大屠杀的系列图片,不用过多地讲,进行无言的教育。我觉得现在航空战线上的许多年轻同志,都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一起相处长了你能感受到这种责任感是沉甸甸的。如果国家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研发的装备拉上去却顶不住,那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咱们平时说爱国,怎么体现?就在你的工作当中,就在你每时每刻的无私奉献中。我们搞国防科研的,必须对国家忠诚,必须要有奉献精神。“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是我们航空人感触很深的一句话。

记者:您在人才培养上比较注重哪些?

聂海涛:你来到一个单位,来到一个团队,首先要做好的是士兵的角色,这是你的责任。飞机设计既是一个浪漫的事业,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事业,它需要团队力量,真正能做到总师,做到项目负责人的不多。所以首先要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因为大量的人到退休为止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也许有一时的浪漫,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很平淡很平凡的,所以平凡中最能见真情,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这就是考验。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是很难做到的。

记者:这些年您工作的认真和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您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作为一名将出席党的十八大的航空人,您有何感想?您打算怎样去履行代表职责?

聂海涛:我只是认认真真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很高兴自己能够当选为十八大代表,同时又感到身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会像以前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记者:请您简单地展望一下您的心愿?您未来有什么计划?对今后工作有什么打算?

聂海涛:带好队伍,为我们国家高端无人机、无人飞行器的发展当好铺路石,使相关技术能很好地发展起来,突破更多的技术,研发更多的型号,使我们的队伍和事业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