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3-18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维
于高校而言,学术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在整个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一流师资是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根本。
不久前,我查阅了7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信息,发现其入选者具有年龄结构合理、博士学缘结构良好、工作阅历丰富多元、科研潜力巨大等特点,是一流师资队伍的生力军。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之前中国将从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为人才回流国。近年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人数呈逐年增加态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趋势。高校应抓住高层次人才回流机遇主动作为。
第一,应不遗余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用待遇、情感、事业拴心留人,竭尽全力构建学缘结构多元、年龄结构均衡、专业结构协调的师资队伍,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应顺应市场规律,灵活契合市场经济特点,解决人才引进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资金要素瓶颈,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例如,探索柔性引进政策,构建整建制团队引进模式,重量级大师引进采用一事一议,构建人才退出机制,让人才“能进能出”等等。
我同时发现,在人才引进数量上,就落地省份而言,广东力压湖北仅次江苏,大有崛起之势;就高校而言,创新型大学和区位优势明显、办学基础良好的省属高校表现抢眼,极具发展潜力。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依旧会是“差序格局”的局面。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分布,一方面会呈现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例如东、中、西部的差异;一方面将与政治、经济中心的等级和分布格局趋向一致。
因为“身份”限制、“国家行动”的强势介入,高校一度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处境。但以“自由竞争”为宗旨的市场机制,则有利于大学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打破高等教育系统中“差序格局”的固化因素,赋予高校公平竞争的办学起点。
身为经济大省,广东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抢占人才高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在“高教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广东省倾心建设高水平大学,着力引进顶尖教育资源,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目前,广东省“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人数已超越高教大省湖北,为广东高等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高校而言,学术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在整个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流师资是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根本。谋定后动,行且坚毅。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必须倾之以恒心、耐心、真心。《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身处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内涵式发展之时,各高校应“准确定位”,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包括区位优势、后发优势、既有地位以及目标定位。“谋定而后动”,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切实保障。(记者温才妃整理)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