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3-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秋林放牧图(国画) 69厘米×46厘米 1984年 李可染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以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临风听蝉——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从2012年12月5日跨年展出至2013年1月9日。该展为首次以李可染牧牛系列作品为内容的专题展,也是北京画院计划连续5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三个专题展。展览汇聚了李可染自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以牧牛为创作题材的精品力作60余幅,以及相关的速写、文献资料等。同时,在展览中还搭配了美术理论家对于李可染牧牛作品的分析点评。
以史为线 梳理绘牛图史
本次展览以史为线,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完整地梳理了中国美术史上出现的绘牛作品。牛,是人类最重要的动物朋友之一,从远古一路走来,早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便出现了以牛为原型的大量饕餮纹饰;从沧源岩画中的牵牛图到嘉峪关画像石上的耕牛图;从唐代韩滉存世作品《五牛图》到南宋阎次平《四季牧放图》……这些古代作品表现了画家对身边生活敏锐细致的观察和对于牛的盎然兴趣。元、明、清文人画家笔下也有牛的形象,但鲜有专擅画牛的名家。直至近世,牛马等动物形象再度进入画家的视野,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黄胄等人均有画牛的作品,独以李可染作品居多,成为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心入画 书写画史篇章
李可染画牛始于上世纪40年代初,那时他住在重庆金刚坡一家农舍里,夜深人静时常听到对面牛棚里老水牛吃草的声音。那是房东的牛,每天由一个几岁的孩子放牧。他由牛想到了人生和人生的意义,想起鲁迅的话:“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于是他开始细心地观察水牛,发现南方的水牛比北方的老黄牛骨骼体态富于变化,宜于用水墨画来表现,而水牛的温顺、勤劳也正和他所追求的做人品格相一致。于是他萌生了画牛的想法,并借以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中,李可染对牧牛系列作品赋予浓郁的诗意,寄以朴厚的深情。
如果说李可染早期的牧牛图作品中袒露给观众的是个性情中人,是一个诙谐幽默、保有童心的艺术家,那么在李可染主攻山水画之后,我们看到他重在追求崇高严肃的东西,他性格中的天真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渠道来表达发泄,牧童和牛就成了很好的对象和载体。雄伟的山水是他对精神的不断升华,牧童与牛使他的灵魂不断净化。在“峰高无坦途”的山水画革新路上,不时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很好的劳逸搭配,也恰好反映出李可染生命情调的两个侧面。
山水田园 艺术探索开新境
牧童与牛这一题材是李可染在人到中年后很重要的感情寄托,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它不断试验一些新奇的章法和笔墨。他在牧牛图中的笔墨是最大胆、最豪放、最无所顾忌的,章法结构也最新奇。因为画牧牛图的时候,他的心情最放松、最无负担,所以他往往能画得随心所欲。因此,李可染的一些笔精墨妙之作,常常出现在牧牛图系列之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认为,作为一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在山水画创作之余进行牧牛图的创作,不仅缘于心中的情结,其牧牛图创作也对其山水画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李可染的牧牛图经过了从忠实于形象的真实到不拘于形似的过程,不断地提炼概括,简化不必要的细节。他晚年的山水制作过程看似复杂,但呈现出的效果却非常简约,这无疑是他平时不断练习书法与画牛的结果。此次以李可染牧牛图系列作品为专题集中展示,观众可以从中领略李可染对中国画深切的感悟,细细体味有别于“李家山水”的笔墨意蕴。从展览中可以发现李可染通过半个世纪的风格流变,其作品的意义远超出具象的牛,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和力量的永恒象征。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