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之窗

张玉卓:赓续党的精神谱系 弘扬科学家精神 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基础

发布时间: 2022-10-07


 
赓续党的精神谱系 弘扬科学家精神 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基础

张玉卓(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伟大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一百年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我国科技创新发生整体性、格局性、历史性深刻变化,形成了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我国迎接并驾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百年奋斗中,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于“以民主和科学为中心口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科学救国”理念,在条件和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仍然重视自力更生地发展科技事业。紧密结合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科技思想与政策,并在科技教育、科技队伍建设、科技社团和科研机构的设立及科技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科学救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共同精神追求,第一代中国科学家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不求名利,潜心钻研,教书育人,为以科学为救国之利器而殚精竭虑、尽洒热血,孕育了科学家精神。

     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之路拉开新的序幕,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科技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党的感召和祖国的呼唤下,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叶笃正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放弃在海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建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学报国成为这一时期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梦想和艰苦奋斗的力量之源。中国科学家以科学报国为人生之最高理想,胸怀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进取,以报效祖国、献身科技的实际行动书写和铸就了科学家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随着党中央恢复高考制度、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科教发展不断成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党中央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最优道路。2003年,启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工作,把科技事业提升到了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引领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拉开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序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者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肩负起以自主创新实现国家兴盛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一往无前、开拓进取,勇攀科技高峰,使科学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政治眼界和历史思维,立足时代之基、洞察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秉承科技强国的理想与追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进入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46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更是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8条宝贵经验之一,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兼容并蓄世界科学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精华,承载历史并昭示未来,是创新奋斗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观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以科学家精神筑基塑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团结的力量源于价值的引领。放眼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的创新事业正逢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宏伟目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挖掘好、弘扬好科学家精神这个思想武库、智慧金矿。

    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历史和现实启示,科学家只有胸怀祖国,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需要和时代需要,助力解决当前最紧迫、最重大、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只有饱含爱国精神,才能时刻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转化为自身科研的强大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我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敢于超越的雄心壮志,坚持“四个面向”,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更加需要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杠杆”,撬动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以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求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将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坚持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良好风尚的践行者,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奉献是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正是有一代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舍身探索、无私奉献,才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伟大进步。面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韧品格和“十年磨一剑”的钻研劲头,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协同是大科学时代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当前,科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断加深,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日益增强,跨界融合、团队协同、国际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厚植团队合作意识,形成集智攻关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全球视野,秉持开放信任合作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育人是科学家的使命和担当。建设科技强国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续奋斗的过程,只有薪火相传才能臻至大成。科技工作者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打破各种利益纽带和裙带关系,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三、坚持守正创新让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中国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回答好新的时代答卷,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用好科学家精神这一工作品牌,为新时代科技共同体立根铸魂,通过生动阐释和大力弘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持续转化为科技界爱国创新的理想信念、求实奉献的价值使命、协同育人的实践品格。要在时代的召唤中树立典范楷模,持续打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等品牌,广泛宣传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等,选树培养卓越工程师,让默默耕耘、潜心求索的科技工作者获得应有的荣誉与认可。充分发挥全国学会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涵养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大师进校园与青少年开展“大手拉小手”面对面交流,倡导爱国情怀、责任使命。要崇尚学术民主,恪守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旗帜鲜明反对圈子文化,对违背科学家精神的行为“零容忍”,荡涤学术不端,培育良好学术生态。用科学家精神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信仰、秉持信念、满怀信心,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发力主战场、打赢攻坚战,勇闯无人区、开拓新赛场,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