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之窗

20世纪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位相转变及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 2016-01-27


文章来源: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减弱,这很可能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从负位相变为正位相有关。注意到PDO在20世纪40年代也发生了同70年代相反的位相变化,如果PDO的位相变化确为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原因的话,那么东亚夏季风在40年代也很有可能发生了一次年代际变化。但是受限于观测资料,对于东亚夏季风40年代的年代际变化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利用20世纪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东亚夏季风40和70年代的两次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利用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进行了模拟。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伴随PDO在1940年代从正位相转变为负位相,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升高,热带东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温度降低。同时,太平洋大范围区域表现为SLP升高,而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大部分区域则为SLP降低。东亚区域,中国东部低层表现为偏南风增强,即夏季风增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表现为长江流域降水减少而华北和华南降水增多。以上大部分特征在1970年代均发生了同1940年代相反的变化。但是也有例外,例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在1940和1970年代均发生了年代际西伸,这可能是由于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在1940和1970年代均表现为升温,而非相反的变化趋势。此外,利用观测的海温和海冰驱动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的长期积分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基本能够合理模拟出1940和1970的两次年代际变化。

论文信息:Dong X. and F. Xue, 2016: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20th century. Adv. Atmos. Sci., doi: 10.1007/s00376-015-5130-7.

文章链接

 

图1. PDO指数时间序列

 

 

图2. 观测和模拟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在1940和1970年代的两次年代际变化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