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视点

科技创新“浙江现象”——以浙江省省长李强所讲四故事开篇

发布时间: 2015-10-29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科技创新“浙江现象”的本质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政府、企业、院所三者协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连接起来,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创新体系。其内涵是:“三个结合,三个发挥”。

  ——题记

  2015年8月下旬,浙江省省长李强在部省会商工作会议上,当着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等部司领导的面,讲了四个科技故事。这四个故事生动地演绎了科技创新的“浙江现象”,从而在浙江引发一次热议……

  省长讲的四个故事贯穿一条主线

  第一个故事:滨江的发展

  杭州国家高新区找准了发展方向,发展速度非常快。创建了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等1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试点、物联网、动漫设计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占浙江省的90%,软件信息、动漫游戏等占浙江省的70%,物联网产业占40%,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亿多元,财政总收入169亿多元……

  第二个故事:新昌的崛起

  新昌是个山区县,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注重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近年来全县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82%,以建立企业重点研究院为标志,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发展出乎意料。“小县大科技”,走了一条围绕科技与产业结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新路子。11年时间实现了从全省次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

  第三个故事:阿里巴巴的创新

  这是创新创业的一个传奇之作。创业15年搅动了中国,引领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是就业,企业的管理、金融创新模式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样本。这是浙江草根创新成为中国当今伟大企业的一个典型,背后体现了科技的作用,市场的力量。

  第四个故事:海康威视的研发

  一个由国有企业转型而来的科技型企业,依靠持续的研发,在国际安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改变着国际安防产业的格局。近年来,将视频监控从安防行业延伸智视频可视化工厂管理领域,并开启机器视觉业务,拓展工业自动化整体视觉解决方案。一大批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成为生力军。公司研发人员5333人,占职工总数的44.5%。

  讲完四个故事,李强深有感概地说:“科技对浙江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巨大,不可磨灭。”

  听完故事后的王志刚情真意切:“浙江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特别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李强讲的四个故事和王志刚的对话,鲜明地贯穿着一条主线——科技创新。

  这四个故事的发生,在浙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积累。浙江3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的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给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的高度统一,市场、政府、科技和法制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使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了扎实的基础,科技创新举措的落实有了创新的土壤,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的科技改革大戏让人刻骨铭心。

  四个科技故事,生动演绎了科技创新“浙江现象”,在浙江科技界引起热议……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的深层原因,正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定力、坚持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中国的版图上必将隆起“浙江”这一高地。

  解析科技创新“浙江现象”

  科技日报记者在深入调研后发现:科技创新“浙江现象”的本质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政府、企业、院所三者协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连接起来,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创新体系。

  这种科技创新“浙江现象”的内涵是:“三个结合,三个发挥”。

  第一,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浙江是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科技创新是最为活跃的因子。浙江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最活跃因子的有机结合,走出了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2006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作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几届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持续接力发展,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稳步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达2.3%,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

  高度重视表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上,近几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及时研究出台具体举措,扎实推进科技改革各项工作。

  浙江政府在政府主导科技工作的同时,着力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融合发展。

  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带动科技体制改革,更好地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浙江省政府的创造。10多年来,浙江省以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成为全国集聚各类市场主体和技术转移最多、技术交易规模量大、交易机制最为完善的技术市场为目标。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技术难题7.4万项,科技成果15.76万项,签约项目3.25万个,成交金额311.95亿元。

  在网上技术市场拍卖成果是浙江一次新的成功实践。拍卖是市场行为,成果是科技产物,两者的结合使科研院所有了创新动力,使企业有了选择成果的机会,而在成果拍卖背后,则是浙江政府的主导和与市场的结合。2012年以来5次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共有521项科技成果成功竞拍,总起拍价6.86亿元,成交价9.09亿元,溢价32.5%。

  在这个过程中,四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受益者。

  引进大院名校也体现了这种结合。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指示精神,浙江提出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10多年来,全省累计引进共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创新载体970家,集聚创新人才2.8万人,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6万项,在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点研究院建在企业,这是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统一的一次实践。目前已建立企业重点研究院130多家。按照聚焦主导产业、主攻中高端的要求,到2017年将建设30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这几个典型做法,是浙江几朵创新浪花。

  四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政府的创新意志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完成,这是浙江最为鲜明的科技特色。对于政府来说,实质上是较好地处理了政府、市场与科技的关系。

  第二,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与外部扶持动力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系统性作用。

  四个故事,从不同方面充分反映了浙江企业主体创新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

  先看滨江。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的主要作法是:打造了一条完整的网络信息产业链,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4年物联网产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46%;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区内集聚了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累计培育国内外上市企业32家。

  再说新昌县。建立企业重点研究院,使企业保持充沛的创新动能。新昌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梯队培育机制,建立了8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5家市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5家县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26个,建立海外研发中心11个。目前,三花、新和成、万丰等12家企业基本建成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全县骨干企业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

  阿里巴巴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由零售、批发贸易、云计算、智能物流等多个互联网平台组成的生态系统正服务着上亿计的创业创新企业。16年来,不断完善创业创新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有成效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服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创新……阿里巴巴未来的战略是:打造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海康威视以技术驱动发展,构建均衡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三年企业研发投入28亿元,其中2014年超过1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5%以上。不仅拥有视频图象处理、专用集成电路应用等核心技术,还掌握了云计算、视频大数据、人脸大库检索、实时透雾、畅显引擎、高清拼接等前瞻技术,正逐步改变着国际安防产业格局……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与制度供给的有机结合,发挥体制机制的保障性作用。

  浙江大力推进高新区、高新企业和高新产业发展。全力创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和“众创天堂”支持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嘉兴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在“产研一体、产城融合”上下工夫,打造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的“磁级”。力争到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3万家。

  重点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载体。加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院所发展,加强国际和国内科技合作,建设好中科院STS浙江中心,搭建一批新型创新载体。

  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主动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发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加强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在浙江科技创新这盘大棋中,四个故事的主角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及时加强制度供给,创新驱动与制度供给两轮驱动。

  一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尤其注重改革的基层探索,在11个市和相关高新区、县(市、区)组织开展了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大市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25项改革试点,涌现了新昌、滨江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板。

  二是政策保障,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杭州高新区规定:管委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必须保持在可用财力的15%以上。2014年支出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0亿元以上,其中区本级产业资金11.69亿元。

  新昌县制定出台了10多个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文件,明确财政投入占比达到10%,并设立3个亿,每年用于扶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3个亿,用于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3个亿,建立产业引导基金3个亿……

  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近年来,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举措。

  浙江加强有针对性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供给“做加法”实现创业创新“做乘法”。继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所有市场主体在浙江创业创新提供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按照最近国务院有关精神,进一步减税降费,落实好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孵化器“四税”减免等创业创新政策,助推企业轻装上阵,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科技厅坚定不移强化精准高效服务。把“公共性”“服务型”作为科技部门的工作取向,强化公共服务导向,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营造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对浙江“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有新的启示

  科技创新“浙江现象”给我们“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新的启示。

  之一:国家战略与浙江特色要有机结合,国家战略在浙江要有重大项目,而浙江特色要体现在国家战略之中,浙江在国家战略层面要有发言权,浙江要从跟跑并跑冲刺,实现领跑。

  这是经济新常态下对浙江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实施好“十三五”科技规划,就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浙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之二:浙江重大项目要真正与浙江产业的发展紧紧相连。“十三五”我们要做的是重大项目要真正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突破瓶颈,突破关键技术,使浙江的传统产业真正转型升级为科技的支撑。

  之三:通过市场之手,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将浙江科研院所、引进的大院名校、企业研发力量真正在战略导面结合起来,团结起来,形成新的创新力量。

  ……今天,在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时,我们对浙江省省长李强为什么讲四个科技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