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视点

朱希铎:科技成果转化到底应由谁来推动?

发布时间: 2015-06-04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经济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大力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力度的加深,如何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力度;如何进一步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要素集成为路径、以产业化成果为目标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平台建设,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应当说,把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是什么新课题。”天合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在接受《中国科技财富》记者专访时表示,“然而,多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在呼吁科研要服务于生产,但实际上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

拥抱产业变革 打破成果转化率低的怪现象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如何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创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重大缺陷。

       科技部研究报告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足57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354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据科技部估计, 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3万件以上, 省部级的科研成果更多。而在国家级的3万余项科技成果中, 只有约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 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0%,远远低于发达同家60%的贡献率。来自教育部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这无疑是对科技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有个怪现象:大量研发成果包括技术、材料,产品、专利、论文等在生产中不能使用,为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成果,还要进行一系列后续开发,有的经过后续开发也不能使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量等待转化的成果?既然不能直接在生产中使用,为什么还要大量研发?

      重研发、轻应用,是科技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通病”。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在生产中转化,水平再高,价值再大,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形不成现实的生产力。国外有些人利用我们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开发出新产品的事例早有耳闻。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2008年国务院就曾发文提倡全面展现代服务业,当时提出到2020年,达到GDP占比超过50%;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些重大任务的落实都需要科技服务业的支撑与引领,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朱希铎主任为记者解读,作为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创新升级的保障性工程,“科技服务业”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但此前从未像这次国务院会议这样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并细化方向和扶持细则。

科研成果众多和企业急需转型 为何不能充分结合?

       拥有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四通集团公司总裁、中关村科技软件公司总裁、日本松下电工(中国)公司总裁、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这些“辉煌”企业家头衔的朱希铎,现在有了另一重身份: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

     “我一直比较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说到为什么成立天合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朱希铎说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国际市场竞争倒逼机制的要求,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潜力。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存在着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能力不强、技术市场宏观失控、技术商品结构比例失调、企业有效需求疲软等突出问题。”

      在朱希铎看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微观机制,又需要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宏观机制。但欠缺的最重要环节,是“一个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为鼓励集聚在北京地区的各类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向北京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开放和合作,以此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

     “2006年,受中关村管委会委托,我们开始承接启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七年的时间,让我有机会深度认识了一百多家实验室,其中不乏众多国家级的科技实验室。”朱希铎说,这些实验室让他“大开眼界”,“经过国家多年投资的重点实验室里面,设备精良,人才济济,可以看出,长时间国家投资在这里积淀了非常优良的科技资源,是绝好的‘科技成果创造基地’”。

      相关数据显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挂牌实验室已达到159家,挂牌实验室中近50%是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总数为16616人,其中两院院士74名。挂牌实验室共拥有设备资源79154台(套),大多数为国际先进水平,总价值89.4亿元。159家挂牌实验室累计授权专利7960项,参与制定标准5056项,获得科技奖励3420项,获得各项资质认证1250项。

      作为企业家身份的朱希铎,走进实验室,觉得非常激动:“用市场的眼光去看,其中很多东西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很多成果可能会颠覆整个产业市场,有些成果距离市场化甚至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机制和产业链环节问题,停留在研发阶段,没有走出去。”眼看着极具市场前景的成果转化不出去,朱希铎觉得既惋惜又着急,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帮他们转化,让成果走出实验室。

     “多年来,人们总是有个误区,认为专家学者只会做学问,不闻市场事。”经过七年的接触和了解,朱希铎要为科研人员“更名”,“专家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只搞科研,完全不了解市场。现在我们的科研专家,都很有市场眼光,也有愿望,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与企业结合。”

       在朱希铎的带领下,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用了七年时间挂牌一百多家实验室,几乎涵盖了各个科技领域。“这几年间,我们所接触到的实验室和专家都很支持我们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工作,态度非常积极,想借助我们,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但是,让朱希铎惋惜的是,大多数成果并没有转出来。“这就是一个矛盾,成果端又好又积极,现实却是大多数成果没有转出来。”

       同时,作为中关村第一代企业家的朱希铎非常清楚中关村的企业特点:“中关村特色有两点,第一是科技特色。中关村企业家大多数都是科研出身,科技特色浓郁,‘靠科技吃饭’;第二,中关村企业家都很讲创新文化。”在朱希铎看来,这是又一个矛盾所在,“这么好的企业家们,这么好的创新文化,这些企业家都想靠科技创新、靠核心技术发展企业,为振兴产业做贡献,他们对科技成果市场化的需求非常强烈。”

双促进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成果市场化转移

      众所周知,中关村拥有2万多家企业,其中80%是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艰难,大多数得不到帮助,一直在中关村打拼的朱希铎看到矛盾这么突出,科研成果和企业始终结合不够,“怎么能帮助科研成果更好的走向市场”,这个念头始终在头脑中徘徊,他也曾经试图做过一些转化的努力。

     “我曾经看到实验室一些非常好的研究成果,有的样机都已经做出来了,又知道有些企业有相关需求,就找到了高新技术企业,把双方拉到一起谈,但是最后也没成功。问题在哪里?我一直在思考。”朱希铎介绍,2013年,他做了一个课题,叫“新时期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创新发展研究”,用了一年多时间调研实验室、企业,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是一个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管理和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一个需要把重大产业化项目所必须的各种产学研资源、产业链资源实施必要整合与集成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社会服务组织各司其职、各发优势又融为一体的过程。涉及到体制问题、机制问题、政策问题、人才问题以及资源配置的问题,甚至还有文化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拓展原有的思路,需要用复杂的系统的方法来去解决和应对。”朱希铎提出,产学研结合说了很多年,但多数结合的并不好。成果市场化转移同样也说了很多年,为什么始终做的不好?这就聚焦两个题目:为什么不好?应该怎么做?

      朱希铎给出的结论是:双促进服务,即需要科技服务促进。

     “产学研结合,不是说几家碰头,就能成功的。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结合点,结合点选择不好,就很难结合好。其次是要把握好结合各方的条件。参与结合转化的各方主体,不管是企业驱动力度大,或实验室转移推动力很大,都容易成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第三方促进服务,因为产学研结合、推进成果转化不是开一次会,见一次面就能结合的。这必须要一个专业化、持续化、市场化的第三方促进服务机构,才能真正推动结合的实现,让科研成果向市场化转移。”朱希铎主任向记者娓娓道来,“因此,产学研结合、推动成果转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活动,一件事。”

      朱希铎特别强调,“这是一个有生命周期的过程。”

     “这就要回答几个问题”,朱希铎提出,“首先,生命周期多长?”

       他指出,所有成果转化都有其必然的转化过程,生命周期有长有短。生物医药领域,从新药研发到市场化,至少十年。制 造业可能5—6年,“即使是最短最快的信息化领域,从研发成功到市场化具备一定规模,也要3—5年”。因此,科技成果到市场化转移的生命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是一个若干年的过程。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谁盯这个事儿?

      朱希铎主任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连续支持的服务过程,并需要一个以此为职业的专业团队。“成果转化是一个长周期过程,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多少一次性的互不相连的活动,都不能保证实现几方真正对接成功。”

      但是,要真正建成“健全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就需要有一个过程模型。朱希铎指出,到底产学研结合需要几段?“有人说要经过研发、中试、小批量市场化、大批量生产,甚至孵化等多个阶段过程。但我认为这个体系包含多种类型,并不是简单的三段五段论。首先要建立驱动机制。所有的过程如果没有驱动机制,缺乏驱动力,走不完这个完整的过程。其次,要搞清参与主体都是谁?如果成果转化是这样的一个长生命周期过程的话,那么在这么长时间内,承担这个过程的主体是谁?”

      朱希铎提出,在整个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主体;同时,参与主体可能是多样化的。因此,在推进的不同阶段,参与主体在变化,参与主体的关系、角色、承担的责任也在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成果转化主要在两种类型企业可以实现:第一,单一技术简单交易;第二,大集团自己从研发到产业化全程参与转化。

       “遗憾的是,创新型的结合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转移半路化成果为主。大量的成果转化是这样的过程,因此特别需要转化服务的支持。”朱希铎指出,这就需要连续的,市场化,战略化的服务。

科技转化全服务:成果转化亟待第三方专业服务

      “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转化,一项创新技术要从研发阶段到大规模产业化,是一个不断需要多元的资源要素配置、集成的大跨度过程。从产业链上下游、从原料到配套服务、从资金到人才、从法律到教育,这是一个高度的创新要素集成过程,集成的主体是谁?到底由谁来促进?”朱希铎主任介绍,现在大多数情况就是大型企业集团自己来做。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完成不了这样大型的要素集成过程,需要集聚整合能力,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

     “不借助第三方服务,让成果和企业自由结合,也有些成功案例,但是太少了,完全不能满足我们当前的需求。”因此,谁来帮他们?这就亟待第三方服务。那么,这个第三方服务机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朱希铎主任提出,科技转化服务需要的是一个专业、产业、职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这个服务机构中必须要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能力,并以此为职业的人才。”朱主任提出。所谓的专业知识是什么?在此前一直没有人给出解答。“特别需要复合型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到底需要什么能力?什么专业?什么知识?”在企业里打拼多年的朱希铎认为,“要有一定技术背景,技术专业知识;要有科研背景,学过产品设计;要有制造业背景,知道怎么把科学技术变成产品;还要有产业运作经验,知道产业链怎么做;此外,还要具备企业管理知识,能够帮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并掌握团队运作、财务管理等知识,并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懂得经营投资知识。”

面对成果转化服务这个艰难而宏大的课题,朱希铎经过多年的思考,创新性地提出了“科技转化全服务”的概念。

     “全服务一共包括三全。”朱希铎主任介绍到,“第一,全过程。从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从大学实验室的最初一步,到中小微企业的挣扎奋斗,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创意—研发—样机—产品—中试—营销—产业全过程参与;第二,全系统。我们首先要对科技成果做出评价服务。基于评价结构,特别优势或短板的项目,提出建议方案,提出建议咨询。再找投资、基金,天合转促基金。甚至还要帮助找产业链上下游,做产业链整合。还要再做市场,落地做成应用示范工程,大规模并购融资,上市;第三,全方位。也就是服务对象,我们要做到国内外、军与民、政产学研介金用全方位服务。”

经过深思熟虑,朱希铎果断创立了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勇于承担起专业第三方“科技转化全服务”的重担。

天合成果转化促进中心首创提出“八七五”系统平台。包含八大系统,即天合转促基金、天合育成工场、天合服务大厅、天合产业联盟、天合大数据中心、天合评价模型、天合专家智库和天合信息网络;七项服务,即,成果评价、项目咨询、资源配置、产业规划、人才培训、科技大集、成果大赛;以及五大服务对象,即,科研单位、投资机构、成长企业、政府部门、产业园区。

      当前,中国已经迎来了创新型创业时代,大多数创业者虽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机会,但却因为缺乏资源平台和服务机构,众多创业者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科技创业型公司不仅仅需要项目孵化,更需要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以解决创业面临的困惑和困难。依托成熟的科技服务业的平台资源和专业的科技转化创新管理服务,是创新型科技创业公司走向成功的关键选择。

     中国科技服务业已经进入深入的创新和整合时期。相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已占GDP的50%—60%左右,因为有着巨大引领能力与辐射带动作用,现代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兴经济的制高点。但是在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在朱希铎主任看来,“科技转化全服务”是天合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的一次创新尝试,它打破了资源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科技服务资源的垂直整合、跨界融合,天合集成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用等创新要素于一体,通过要素间的协同转化,提供一体化的全业务链服务解决方案。他衷心希望能够为更多的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服务,为中国的科技服务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一点实在的贡献。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