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1-04
文章来源: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水质生物转化研究中心博士马健荣通过长期观测研究发现,太湖在水温较低的冬季仍然存在蓝藻水华,这一现象在滇池、三峡水库支流也被观测到。该成果以The persistence of cyanobacterial (Microcystis spp.) bloomsthroughout winter in Lake Taihu, China 为题发表在国际湖沼学刊物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上。
蓝藻水华是湖泊、水库等水体重要的环境生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特征。形成水华的蓝藻通过产生毒素、恶臭、死亡降解时造成厌氧水层以及破坏正常的食物网威胁着用水安全,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以往的研究认为蓝藻水华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生,在秋末会沉到底泥表面越冬,在低于水温15℃时不再生长。该研究依托中科院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经过长期的野外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在水温低于10℃的冬季,微囊藻水华依然存在,并且保持较低的光合活性。模拟实验进一步表明太湖的冬季微囊藻样品,只要在不低于12.5℃水温条件下都能重新生长。秋末水华产生的巨大生物量,进入冬季低水温后其损失率降低,因而能存在于整个冬季,并作为来年春季水华的主要种源。因此,微囊藻水华已经能四季发生,表明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已经特别严峻。控制冬季水华将减少种源,有利于减轻来年水华形成的规模。